8/3 – 8/4 , 2014
Delaware (Frederica) – New York (New York)
開了2~3個小時花了USD 35左右的過路費,經過Holland Tunnel海底隧道就是紐約了!

一入眼簾的是老舊的建築、髒亂的街道,與印象中潮流的尖端、時尚的匯聚形成強烈的對比。
繼續開往市區,迎面而來的又是工地吵雜聲、交通的黑煙、垃圾的異味…真得難以感覺自已正身在紐約。
New York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聯合國總部也位於紐約市,因此紐約也被認為是世界外交的重要中心,也被稱作世界文化之都。自1790年以來便是美國的第一大城市,在此使用的語言達到800種,紐約還被不同媒體選為世界上被拍照最多的城市。
我們晚上住在Club Quarters Hotel, World Trade Center,地理位置很方便就在世貿中心附近。

雙人房加一張床一晚美金200~300左右,還蠻舒適的。
還有一個小陽台,不過也沒甚麼景色,道是有響亮的施工吵雜聲跟陣陣的濃煙味,還有去匆匆的人群們。
Club Quarters Hotel, World Trade Center >>> 140 Washington St, New York, NY 10006
完成check in把車也停好之後,我們就準備用雙腳來探索NEW YORK CITY!
我們從911紀念公園911 Memorial >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 > 市政廳City Hall > 唐人街Chinatown>小義大利Little Italy > 華盛頓廣場公園Washington Square Park >熨斗大樓Flariton Building >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 > 時報廣場Times Square ,最後是Magnolia Bakery。
911紀念公園9/11 Memorial -
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貿中心遇襲舉世震驚。原高约415米的兩座雙子大樓驟然倒塌化為一片廢墟,造成了3000多人喪生。911事件后,原意為導彈目標或核装置爆炸點的“歸零地(Ground Zero)”一詞,成為世貿中心一片廢墟的代稱。頑强的美國人最终選擇了名為自由塔的設計方案,這一高樓如果建成,將成為世界最高的建築。
世界貿易中心一號大樓One World Trade Center-
亦寫作1 World Trade Center,簡稱「1 WTC」,是位於美國紐約曼哈頓下城的摩天大樓,為世界貿易中心在九一一襲擊事件遭到損毀後所重建的建築之一,由丹尼爾·里伯斯金設計,總樓層共地上104層、地下5層,樓高1,776尺(541米),此高度是為紀念1776年簽署的《美國獨立宣言》而定的。原稱自由塔(英語:Freedom Tower),2009年改為現名,2006年4月27日動工興建,2013年5月10日上樑,2014年11月3日完工。目前為美國與紐約第一高樓、以及世界第四高樓,並取代在九一一襲擊事件中倒塌的世貿雙子星大樓,成為世界貿易中心的主建築。
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 -
簡稱世貿中心、紐約世貿、WTC是美國紐約曼哈頓下城一個建築群,由七座大樓組成,自1973年4月4日啟用以來其雙塔即成為紐約的地標之一。分別稱為「北樓」和「南樓」當時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超過曼哈頓的帝國大廈。在2001發生的九一一襲擊事件中倒塌。目前在重建中,重建計劃五座新的摩天大樓以及一座受害者紀念館。
市政廳City Hall -
坐落於曼哈頓下城市政中心區的市政廳公園中。本身仍作為政府辦公的場所,它也是美國最老的仍在使用的市政廳。紐約市政廳建於1803至1812年,1966年被收錄至美國國家史跡名錄,成為美國國家歷史建築。它的圓形大廳也是紐約市的地標。

Tweed Courthouse - 位於市政廳公園右邊的特威德法院大樓,好漂亮的古典羅馬建築!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Finance - 沿著Chambers St.一路都是漂亮的古典風格建築,非常賞心悅目。
Spruce Street School - 下層為舊式的樓房建築,上層則為新潮的摩登大樓,很衝突!
United States Courthouse - 經過時都覺得氣氛特別嚴肅呢!

紐約有2個著名的Chinatown -
--曼哈頓華埠 >1980年代後,此地區已經超過舊金山中國城成為西半球最大的唐人街。
這趟美國之行後對於Chinatown完全改觀了,完全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子...
--法拉盛Flushing > Flushing是纽约兩大Chinatown之一,是美國紐約皇后區境內的一個區域;近年來逐漸成為亞洲裔移民——特別是來自韓國、中國等地的移民。
經典的紐約舊式建築,丹的爸爸很喜歡呢!
小義大利Little Italy -
曾有大量的義大利人居住,今天仍有義大利商店和餐館。東部與華埠毗鄰。
Chinatown一直往西走就是熱鬧又有趣的小義大利了!
雖然這條街小小一段,但充滿熱情與歡樂!
華盛頓廣場公園Washington Square Park -
為曼哈頓格林威治村的主要地標。很棒的公園,有美妙的鋼琴演奏、有趣的吹泡泡表演,還有活潑的小松鼠!
公園內的噴泉已成為紐約市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廣場上最醒目的就是大理石拱門,這座拱門原建於1889年,為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宣誓就職100年纪念,1892年時,由史丹利懷特設計的大理石拱門取代,拱門右側有一个隱藏式樓梯可攀登上去。拱門的兩側均立有華盛顿的雕塑,右側是身著文装和平時期的華盛頓,左側是身著戎装戰争時期的華盛對,分别為1918年、1916年增加的。
熨斗大樓Flariton Building -
建造時稱為福勒大廈(Fuller Building),在1902年完工,當時為紐約市最高的大樓之一,同時也是早期摩天大樓的代表作、鋼架建築的先驅。熨斗大樓的名稱來自於其三角型的街區,而他看起來就像的一個熨斗一樣,而熨斗大樓也被認為是曼哈頓最老的摩天大樓。

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 -
其英文名稱原意為紐約州大廈或者帝國州大廈,惟帝國大廈的翻譯已經約定俗世,及沿用至今。樓高381米、102層,於1951年增添的天線高62米,提高其總高度至443米,為裝飾藝術風格建築,大樓於1930年動工,於1931年落成,建造過程僅410日,是世界上罕見的建造速度紀錄。帝國大廈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評價為現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登高看夜景,「摩天大樓的始祖」。
Macy's 梅西百貨 - The World's Largest Store,可惜沒有時間進去逛逛...
在60街到34街之間的第五大道(Fifth Avenue) 又被稱為「夢之街」,高級購物街區裡的各家名牌店爭相鬥艷,從來沒想過自己真能在這條街上走著,就像在夢中一樣…真的特別興奮也很感動!!
時報廣場Times Square -
又譯時代廣場,時報廣場的名稱源自《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時報廣場是市內唯一在規劃法令內,要求業主「必須」懸掛亮眼宣傳版的地區。以一年一度的“降球”活动而聞名。又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1920年開始時報廣場五光十色的年代,是世界上行人來往最密集的步行地段之一。
Hard Rock著名的硬石餐廳。
拉風的警察騎士。
性感的牛仔是時代廣場的代表,現在女牛仔也有了!
是木蘭!另外這裡也有MM的紀念館。
-百老匯劇院Broadway
是指包括在美國紐約曼克頓劇院區域以及林肯中心一帶的劇院。因為劇院大多數皆在百老匯街道附近的地方,故被統稱為百老匯劇院。百老匯以演出音樂劇著名,和倫敦的西區劇院(West End)同為英語世界中最著名的劇院區域。
真功夫小籠包拉麵,在YELP上面找的。

丹的爸爸特別喜歡吃中式的湯麵,所以找了間東北的麵食館。
功夫小籠包,是好吃的手工湯包!
牛肉刀削麵,好喜歡這樣粗粗有嚼勁的麵條,味道不錯。
烤鴨拉麵,丹爸很滿意喔!他們都食物都蠻好吃的,服務也很好,只是結帳時竟然發現他們已經自動把小費加進帳單了...這讓丹爸有點不開心。
Magnolia Bakery -
Bleecker St街角處,這家店的cupcake是全纽约有名的,所以門前常常排起長隊。
到的時候已經晚上8點了,所以沒有很多選擇...

買了2個杯子蛋糕做為今天的句點,巧克力和香草口味都很香很濃郁不會太甜,美味!
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 -
座落於第五大道的一個由十八棟摩天大樓組成的城中城,各大樓底層相通。1987年被美國政府認定為國家歷史地標。是歷史上最浩大的都市計劃之一,對於公共空間的運用開啟了城市規劃的新風貌,成為紐約第二個市中心。第五大道旁較為低矮的國際大樓緩緩起伏到第六大道旁最高的GE大樓(通用電力-69層高樓),交錯橫貫之間的是供市民使用的廣場〈海峽花園「Channel Garden」、下層廣場「Lower Plaza」等〉,在建築史上最大的衝擊是提供公共領域的使用,這種為普羅大眾設計的空間概念引發後來對於「市民空間」(Civic Space)的重視,徹底落實為廣大中產階級服務的計劃,建築物不再是取悅上帝及皇帝的工具。
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YPL -
是美國主要圖書館系統之一,和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系統、皇后圖書館系統一起組成紐約市的三大公共圖書館系統。紐約公共圖書館總部的主體建築位於第五大道,由於藏有《古騰堡聖經》和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它被認為是世界著名的圖書館之一。
受歡迎的PAPATA DOG,覺得當時沒嘗嘗看很可惜。
走回旅館的路上經過了位於唐人街另一面的是著名的SOHO區(Soho Downtown),SOHO意為「south of Houston Street」(休斯頓街以南),和英國倫敦的蘇活區(Soho)並沒有關係。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代藝術青年在Soho劃出了他們的版圖,作為藝術的天堂,大约經歷了二、三十年的繁榮。而後,商業不期而至,藝術退出了舞台,现在的SOHO是一個文化商業區。
街道上有著許許多多的紀念品店,明信片從一開始8張一元、20張一元到最後30張一元,衣服也有五件11元,帽子9個10元,真的很誇張!

這一路來回走了大約8~9小時,回到飯店都晚上11點多了,大家都累翻。
這天由Barclay St 走到 W 50th St,遇到了很多觀光客,看到了很多時尚紳士淑女,也瞄到了很多流浪份子,千奇百怪人們都聚集在這個大熔爐中,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原因也都有自己的目標。
這晚永遠不會被遺忘!
隔天一早我們就出發走路前往紐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華爾街Wall street > 銅牛Charging Bull >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 > 國立博物館。
接著開車前往中央公園CENTRAL PARK > LADUREE >大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
紐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 -
是聖公會紐約教區的一座古老教堂。1696年,目前的教堂祝聖於1846年5月1日基督升天節,當時是曼哈頓下城最高的建築,是進入紐約港船隻的歡迎燈塔。它被認為是哥德復興式建築的經典實例,1976年被列入國家史跡名錄。2001年9月11日,世界貿易中心的坍塌撞倒了教堂院內生長了一個世紀的無花果樹。三一教堂是紐約市最大的土地擁有者之一。

華爾街Wall street -
被稱為世界的金融中心,同時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所(按上市公司市值)紐約證券交易所也位於此地。曼哈頓的房地產是世界上最為昂貴的之一,同時曼哈頓的唐人街是西半球最為密集的華人集中地。
紐約證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英文縮寫:NYSE,有時簡稱紐約證交所)與泛歐股票交易所合併前是世界上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納斯達克超過。2005年4月末,紐約證交所收購全電子證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為一個盈利性機構。紐約證交所的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百老匯大街18號,在華爾街的轉彎處南側。紐約證券交易所有大約2,800間公司在此上市,全球市值15萬億美元。
聯邦國家紀念堂 Federal Hall National Memorial -
位於美國紐約市華爾街26號,建於1842年,原為海關大樓,坐落在聯邦廳(Federal Hall)原址。聯邦廳建於1700年, 為紐約市政廳,後來作為美國第一座國會大廈,以及喬治·華盛頓就任第一任美國總統的地點。1789年3月4日,第一屆國會在此召開,美國權利法案也是在此加入到憲法。聯邦廳毀於1812年。
華爾街裡的Tiffany & Co.
銅牛Charging Bull -
銅牛的設計者是一位來自意大利西西里島的藝術家,名叫阿圖羅·迪·莫迪卡。有一天突然想到華爾街是世界金融的心臟,如果有自己的作品放在這裡定會引人注意。莫迪卡開始創作一頭铜牛,在1989年12月15日午夜,將他這頭重達6300公斤的銅牛偷偷運到華爾街纽约證券交易所門前那棵巨大的聖誕樹下面。

漫步在華爾街上很感覺也好奇妙,意外的寧靜與和平,我想應該是心中默然而生的尊敬。在華爾街附近繞了一下子才找到這隻象徵股市一飛沖天的大銅牛,真的需要早一點來看,不然好多中國人都搶著照相跟摸銅牛,根本一點機會與空間都沒有。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 -
又稱「自由照耀世界」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巨型雕像,落成於1886年10月28日。形象為羅馬神話中的自由女神身披長袍、右手舉火炬,左手的冊子上寫著美國獨立宣言發表:1776年7月4日,腳下環繞著斷裂的鎖鏈。法國著名雕塑家巴托爾迪歷時10年艱辛完成,而法國在1876年贈送给美國的獨立100周年禮物。
從曼哈頓看自由女神像真的只有一小丁點兒,建議可以從巴特里公園Battery Park裡的Staten Island South Ferry搭乘渡輪去自由島Liberty Island。還可以上網預約上去女神像上面看看,只是要提前個半年預約,我們三個月前預約就都沒票了…

後來就在公園逛逛就往回走了...如果還有機會來這邊,一定要去自由島看看女神像!
Alexander Hamilton U.S. Custom House -
這棟建築物以前曾是美國海關大樓,也是稅的起源處,現在為 Federal Hall National Memorial。而這天 剛好有免費的印第安展覽。
因為我們時間有限,所以進去晃一下就離開了,很漂亮的圓頂呢!
LADUREE -
在madison ave上,旁边就是一家celine,纽约最有名的馬卡龍店。據說是最好吃的馬卡龍,來自巴黎,全美國就這麼一家。
非常夢幻的甜點店!
五彩繽紛又精緻的蛋糕們。
能夠來這邊真得覺得不可思議到想尖叫,非常興奮!!
很開心的買了開心果跟焦糖口味的馬卡龍跟一個很美麗的玫瑰奶油塔,因為這間店就在中央公園附近,所以我們就買了到中央公園一邊欣賞噴水池一邊享用!
中央公園CENTRAL PARK -
最早是在1857年開放。1858年「草坪計劃」(Greensward Plan)贏得了擴展公園的設計競賽,這項計劃在同年開始施工,經過了南北戰爭後在1873年完工。中央公園是美國造訪人數最多的都會公園並在1962年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名勝。

因為停車有時間限制的關係,我們沒有太多時間逛,走到大噴水池和看看湖色,享用完美麗的小點心就離開了。
大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 -
又譯為大廣場車站、大中央火車總站,該站與賓夕法尼亞車站同為大紐約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美國最繁忙、最著名的鐵路車站之一。大中央車站是世界上公共建築空間最大的鐵路車站。
中央車站周圍的交通只能說是一團亂,我們根本無從找起停車位,所以就開車繞了一圈就往New Jersy州前進了。
非常充實的紐約2日遊,見識到很多不同角度的人事物,也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我很幸福也很幸運!